为全面系统地推进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并给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15年3月起公开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非遗保护与研究》。透视焦点热点,汇集研究成果,丛书现已出版4期,在省内外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在业界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相当于我们手中多了一张展示我省非遗工作的亮眼名片。 非遗保护,是工作,是事业,更是一项研究工程。非遗研究,是非遗工作的起点,更是非遗保护事业的基石。《非遗保护与研究》开辟了编辑出版国内专业学术性非遗研究丛刊的先河,已成为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研究成果的重要阵地。 2016年本丛书将继续依托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资源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最新进展,力求以专业和权威的视角,记录、展现、探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欢迎省内外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专家学者为我们投稿。 一、丛书信息 出版方:吉林文史出版社 编辑单位: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刊期:季刊,2015年起3月(春季号)、6月(夏季号)、9月(秋季号)、12月(冬季号)分期出版,次年循例。 印张:7个
二、栏目设置简介 焦点透视 每期探讨一个当下焦点问题,文本形式可以是访谈,也可以是多视角的论述。2500-5000字为宜。 传承与保护 侧重保护与传承的方式和方法,可以是管理方面的应用理论探讨,也可以是得到升华的基础理论研究。3000-8000字为宜。 非遗探路者 国内非遗保护传奇式人物和优秀传承人展示。2500-5000字为宜。 吉林非遗风采 包括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也包括吉林非遗专家和外省专家对吉林非遗的关注、研究等文字,也包括项目特色研究等。2500-5000字为宜。 田野笔记 普查实录、日记或心得,字数不限,可连载。 挖掘与整理 深度挖掘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项目,多视角分析与整合非遗资源,从学术视角思索非遗研究新道路。3000-5000字为宜。
三、投稿说明: ※ 投稿须为原创请勿一稿多投。 ※ 长期征稿 截稿时间不限。 ※ 摄影投稿 本刊的摄影稿件需求主要为非遗项目、人物或活动展示,可随稿件一并投寄。由于每期均有为特定主题量身定制的内容,要求也会因主题更换而有所变动,因此有意为本刊供稿的摄影师,可以按以下联系方式应募我们的合作作者。若您的风格与本刊相符,会有编辑与您联络约稿。
《非遗保护与研究》真诚欢迎省内外作者赐稿,稿质至上,择优刊用,在本刊首次发表文章者,同时配发作者近照和学术简历。所有稿件一经选用即在刊登后一个月内支付稿酬并寄发样刊。 投稿邮箱:fybhyj@163.com 联系电话:0431-85660690 柴明明 穆希琳 李昫男 杨俊生

供稿: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柴明明 穆希琳
|